“行者”無疆 “行者”有疆
【偶然得閑,思緒放空中,想起畢淑敏那句“父母在,人生即有來處;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?!鳖H為感慨。父母離開故鄉(xiāng),我長于他鄉(xiāng),孩子對字面意義上的故鄉(xiāng)了解的比現(xiàn)實多,三代“羈旅人”不同的情懷。我崇拜父母“走出來”,也希望他們“走回去”,因為他們能回去;我希望我不再怯懦,堅定如松,成為孩子的“歸處”;我希望孩子能夠遵循心的指引,無悔今生,毫無顧慮的做自己。所述種種皆是有感而發(fā),不慎條理,嬉鬧爾爾?!?/span>
“吹落了思鄉(xiāng)的塵,
吹不去額頭的紋,
走完了天下的路,
才想起回家的門?!?/span>
尤記得MV中,落葉飄零,躊躇徘徊的步伐有著落足的沉重和滄桑.....“行者”的印象就從那時駐足到了腦海。
而,“行者”一詞最初是出現(xiàn)在《釋氏要覽》卷上的,其真正的解釋是一個佛教用語,說的是行腳乞食修苦行的頭陀僧人,出家修行但未經(jīng)過剃度的佛教徒。
然,我此處所謂的“行者”卻是與《釋氏要覽》所說的“行者”有著本質(zhì)的不同。我認(rèn)為的“行者”是漂離故園,如野草般的碌碌與世間,或有來處不見歸途,或無出處卻有歸程,或無來處預(yù)造歸途的人。他們一生就像紙鳶,總在尋找停泊的港灣,總描繪著美麗的夢境,總期望下一城或可是夢中棲身的“故鄉(xiāng)”。
然,故鄉(xiāng)或在眼前,卻已物是人非,沒有了兒時的一絲溫存;“他鄉(xiāng)”或可棲留,卻未尋到那份印象中“故地”殘存的熟稔;遠(yuǎn)方依然充滿魅惑,挑逗蠢蠢欲動的神經(jīng),當(dāng)塵埃落定,再回首時,一切皆是茫然。
我的父輩上尋幾代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,沒有文化,也沒有想法,看天吃飯,有子無憂。隨著中國大時代的變遷,族中出了幾個思想活躍的孩子,新思潮的浸入,顛覆了陳舊的生活模式。數(shù)年后,父輩們打著弘大的旗幟,在好奇和執(zhí)著的驅(qū)使下,踏出了家鄉(xiāng),選擇了遠(yuǎn)方,也選擇了做一代漂流的苦“行者”。
畢淑敏說過:父母在,人生即有來處;父母去,人生只余歸途。我的父母離開家鄉(xiāng),一生沒有多大的成就,但是于我而言,他們能夠有勇氣走出,已是一種莫大的進步。從此,故鄉(xiāng)總停留在揮之不去的夢中,親情總在短暫的相見和漫長的分離中煎熬。隨著時間的漸漸流逝,日漸焦躁的父母眼中總抹不去那份迷茫,我忽然想起了不久前微博里看到過的一句感言:故鄉(xiāng)在,人生尚有來處;故鄉(xiāng)在,人生總有歸途!離開家鄉(xiāng)幾十個春秋的父母已到致事之年,理想和希望與他們而言漸行漸遠(yuǎn)。走出村落時,振翅高飛的希望已經(jīng)隨著那些年遠(yuǎn)離的激情少年越走越遠(yuǎn),面前已是桑榆暮景的父母眼中充斥的是對故鄉(xiāng)的思念和落葉歸根的執(zhí)著。
面對此情此景,我只能說,離家多年,你想家了。歸家的路也許你們已經(jīng)在夢中走過千百回,沿途的一草一木是否已經(jīng)清晰如昨?行走多年,倦鳥歸巢總是常事,我愿陪你返回故鄉(xiāng),聽一聽蹩腳而親切的家鄉(xiāng)話,尋一尋夢中時常記掛的同伴,看一看鄉(xiāng)村殘存的老景舊物。
我經(jīng)常對孩子說,“人生如逆旅,你我皆行人。”今生我們是血親,那是幾世修得的緣份,我會珍惜,卻不會挽留。我是你起航的港灣,卻不愿意成為你停留的理由。如果你想看看外面的世界,就要選擇做一個真正勇敢的“行者”,用自己的雙手打開未知的大門,用自己的雙腳畫出旅途的軌跡,無論前面是什么,都要向著光的方向,向著心中的希望,義無反顧的走下去,也許前面就是你的“他鄉(xiāng)”,也是適合你囤聚于此,后來繁茂生長的“歸處”。
做一個“行者”,那么,你就要像過河的“卒”子那樣義無反顧。決定出發(fā),就不要給自己留下回頭的借口,用你理想和信念尋找翱翔的方向;用你的耐心和勇氣畫出前行的域。從此忘記來路,或可享受旅途,享受路途的繁花似錦,也要享受路途的篳路襤縷,這就是“行者”的代價。
余秋雨有一本散文集名字叫做“行者無疆”。我卻說,“行者”無疆亦有疆?!靶姓摺睆膩矶际菍δ吧澜鐭o限憧憬。外面的世界無限遼闊,“行者”的目光無限深遠(yuǎn),每一次停留過后預(yù)示著新的啟航。沒有人知道,今夕是否駐留,明日棲于何處?或許,每一次停留中,都會留戀的回頭尋找“歸途”,看看“來處”吧!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